瀟湘 青春 相伴 父子訓誡現代【相伴成長,父子雙贏】
來源:演講稿 發布時間:2019-08-08 04:54:35 點擊:
有人說教育孩子勞心費神,有人說教育孩子投資巨大,似乎家庭教育是家長單方面付出的苦差事,因為結果難料,讓家長大傷腦筋。其實,家庭教育是一個過程,一個成長過程,不僅是孩子的,也是父母的。這話說得有點玄,那就讓我們舉例說明,說一說演員陳坤和他兒子優優的故事吧。
陳坤五官清秀,眼神憂郁,其寡言、深沉,又有些玩世不恭的氣質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有人說他是奶油小生,他不屑一顧,他執拗地認為,陽剛不需要用肌肉和暴力來表現。
2011年4月,陳坤發現9歲的兒子優優膽子小,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被點名發言時也不敢與老師對視,體育課上更不敢跟同學搶球,甚至怕疼不敢打防疫針。陳坤非常不滿,決定下功夫改變兒子的性格。
為了給優優練膽兒,陳坤帶優優走夜路,逼優優上臺朗誦英文詩歌,讓優優體驗成功的快感??磧鹤訚u漸有了變化,陳坤十分欣慰。但是,優優在學校依然畏畏縮縮,缺少男孩子應有的活力。
陳坤冷靜思考,認識到優優的柔弱性格是自己過分保護造成的,他決定采取更深入的策略。
陳坤推掉一些片約,帶優優一起健身,讓優優見證爸爸結實的胸肌和肱二頭肌是怎么練出來的。他還把自己健美的照片貼在優優的床頭,并在照片上題字:你想成為小男子漢嗎?你想與爸爸一樣嗎?在爸爸的激勵下,優優參加了跆拳道培訓班,克服了最初的膽怯,迷上了跆拳道,不僅體質增強了,性格也硬朗了許多。
在優優面前,陳坤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他經常教育優優:“男人要有大將風度,心胸寬廣,磊落大方,哪怕泰山壓頂,也不彎腰!”為了改變優優孤僻的性格,陳坤把自己的家變成游樂場,經常邀請小區里的孩子來家里“大鬧天宮”。陳坤忙得不亦樂乎,榨果汁、切西瓜、分發糖果,給一幫孩子做后勤。漸漸地,陳坤發現優優臉上的笑容增多了。
暑假中,陳坤帶著優優,與幾個家庭結伴自駕游。他們從北京出發,途徑陜西、甘肅、青海,到達西藏,然后繞行四川,抵達云南。幾個家庭的孩子與優優年齡相仿。起初,優優很拘謹,熟絡起來后,他與伙伴們打成了一片,爬山、追野兔、野外燒烤,玩得格外開心。旅途中,見證了優優性格的改變,陳坤忽有所悟。他在日記中寫道:“家有兒子,父親必須剛毅硬朗,給下一代樹榜樣。我塑造兒子,兒子改變我,父子倆共同成長。我們是百分百的純爺們……”
在接下來的電影《龍門飛甲》《鬼吹燈》中,陳坤的一身肌肉派上了用場,他感覺自己的戲路拓寬了。其實,拓寬的不只是戲路,還有人生路。陳坤寫了一本書《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暢銷50余萬冊,并憑此入圍“2012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名列第30名。對于職業演員來說,這是個值得夸耀的成績。陳坤還發起了一個大型心靈建設公益項目,名字叫“行走的力量”,號召人們積極地走向戶外,在行走中獲取正能量,傳遞正能量。由此可見,那次旅行改變了父子兩個人。
家庭教育從來就不是單向的,而是父母和孩子相伴成長,目標是實現雙贏;也就是說,陪伴孩子成長,是父母完善自我的一次難得的機會,是一種修行、一種榮幸,而不是單方面付出的苦差事。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