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交接,你準備好了嗎】新舊班主任交接講話
來源: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2019-07-04 04:44:34 點擊:
每個新學年開始,都會有一大批老師接手新的班級,其中大部分都是從其他老師手中接過接力棒的。盡管班主任老師的更換是日常教學工作中最平常不過的現象,然而在當前很多班主任交接過程中,無論是離任的班主任,還是新接手的班主任,抑或是學校管理者,都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準備與完善。
角色之一:接任的班主任
這是發生在筆者身邊的一則真實案例:馬老師剛送走一屆畢業班,暑假后接手了一個四年級新班。馬老師工作非常認真,管理中也有不少獨特的方法,所帶班級一向紀律嚴明。然而,剛從高年級下來的她看著這群稚氣未脫的孩子總感覺有力無處使,自己在原來班級里用得得心應手的管理方法竟無法實施。馬老師情急之下說了一些過激的話:“你們班是我教過的最差的班!”“看看你們這個樣子,全年級倒數第一!”本來只是想激發出孩子的志氣,誰知這話傳到了家長那邊,有幾個家長聽了非常生氣,于是一起到學校跟馬老師以及學校領導討說法,導致學校工作陷入被動。雖然馬老師工作中付出了不少,卻并沒有得到孩子與家長的認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接手這個班的過程中沒有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說到班主任交接工作,中心角色便是接任的老師,因為新接手的班主任是實際工作的主體,是和學生直接交往的對象,是將來帶領班級前進的掌舵人。而接手新班的班主任老師往往是從較高年級返回低年級教學的,面對年齡一下子小了兩三歲的孩子往往難以適應,于是就會出現馬老師那種急躁、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如果接手的班主任老師多從不同方面了解現任的班級,多做些準備,就能夠比較順利地交接。
心理準備。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旦自己剛剛教過高年級,再回頭去教中年級、甚至是低年級的孩子,確實會很難適應。教學工作如此,班級管理的工作同樣如此。雖然我們也懂得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點,但是,當自己真正面對這種差距時難免會產生急躁情緒。這時,個別老師要么埋怨孩子能力不行,以致所帶的班級比不上別的班,要么責怪前任不作為,于是自己帶不出成績也情有可原。其實,對于新接任的老師來說,他們首先就是要做好“心理”準備,要了解相應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切忌用過去班級里的孩子與現在班級的學生進行簡單的比較。老師還可以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聊聊天,有條件的可以與他們一起參加活動,比較感性地了解他們真實的心理活動、認識水平。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班主任就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態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就能以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方式開展班集體的建設。
物質準備。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少老師一接手新班便立刻推行自己的管理模式,著手建設自己心目中的班級文化。這是可以理解的,每個有思想、有責任感的班主任都會試圖打造一支有自己印跡的隊伍。然而,我們必須知道,無論怎樣的班級管理模式,無論什么樣的班級文化建設都不是從零開始的,也不可能與前任老師的工作劃清界限、另起爐灶。新任班主任應該向前任班主任充分了解班級情況,了解孩子們在學習和班級生活中的表現情況,最好能取得學生信息、管理制度、學習成績、文化建設等相關的資料,為建設自己的班級管理新天地做好相應的“物質準備”,并在此基礎上有選擇地吸收、借鑒,對于那些自己覺得不適合的方式方法也不能輕易否認、拋棄,這也是對前任老師起碼的尊重。
特殊準備。熟悉接任班級里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是交接工作的重要內容,尤其是熟悉班級中部分特殊學生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心理狀態、家庭情況等等??梢哉f,對這部分特殊學生的熟悉程度將直接影響到過渡階段的工作效果。面對“特殊準備”工作,新任班主任要虛心求教前任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請他們詳細地分析班級中學生的情況,也可以請他們講講自己圍繞這些特殊學生所開展的工作,并從中總結經驗。有條件的老師可以對個別特殊學生進行開學前的家訪,用非常方法做好這份“特殊”的準備。
角色之二:離任的班主任
很多人會想,離任的班主任還有什么可以做的呢?這又不是國家干部離任要進行審計!事實上,一名班主任離任并不意味著自己與這個班級從此毫無關系,有時離任以后的學生或家長評價更能客觀反映其工作成效。就在前不久,在筆者身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位班主任老師因工作調動去了另一所學校,因為各種原因他在臨走的時候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班級資料,甚至連一份家長通訊方式都沒能留給繼任的班主任老師。新老師想跟他在電話里了解一下班級情況也未能實現,這位新老師的工作面臨著極大的不便,后來因為一起偶發事件,學校要調查前任班主任的工作情況,當學校向這位新接班的老師了解情況時,結果也是一問三不知。
其實,班主任在離任的同時也成為了一名接任者。此時,他更應該體會到一名繼任者開展工作的壓力與難度。試想,當我們自己在接手一個新班的時候,如果前任能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一定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順手,能更快地融入整個班級。離任的班主任應該將與班級相關的資料,如學生成績記錄、各項評比材料、學生家庭信息、班級規章制度、班級文化建設等資料轉交給下一位班主任;同時,也要將班級每個學生的情況給新班主任進行介紹,而針對部分特殊學生,還要把他們的家庭背景、學習情況、行為習慣,以及自己曾開展的工作進行詳細的說明。筆者一直任中高年段的班主任,也經常從別人手里接班。其中有一年,一位姓高的老師離任后把班上每個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家庭情況等進行了細致的標注與說明,可以說,在還沒教學這個班級前我就感覺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個集體。每每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格外溫暖。
離任不代表離開,離任更不是終結。因為這個班級的健康發展有你的一份付出,相反如果這個班在交接中不順利,肯定也有你的一份責任?!耙蝗諡閹?,終生為師”,不僅是教育孩子無論何時都要尊敬老師,也是在提醒每一位老師都要為孩子的終生發展負責。
角色之三:學校管理者
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班主任交接工作的順利開展靠的是老師的個人素養,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有時離任的老師不太愿意在這些“看似沒用”的事情上耽誤時間,同樣有的接任老師也覺得沒有必要這么麻煩。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學校管理者從學生健康成長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強培訓與指導,或者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班主任交接的過程。
首先,學校要為前后兩位班主任的溝通提供必要的平臺。新班主任人選明確后,學??梢越M織涉及交接工作的班主任老師進行一次集中交流或培訓,讓原班主任與新班主任面對面地就班級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深入溝通,主要是由前任老師介紹自己的班級管理制度、文化建設、特殊學生分析等等,讓接手的老師對班級情況有基本的了解。
其次,學??梢越⑿吕习嘀魅谓涣鳈C制。在過渡階段,學校應該要求繼任的老師在充分尊重前任工作的前提下,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主動請教前任老師;而前任老師也有義務幫助接任老師熟悉班級情況、學生情況。同時,學校也要建議兩位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在過渡期間保持面對面的交流,而針對一些特殊情況,也應該隨時保持聯系。
再次,學校還要明確離任班主任應該上交的材料,如班級學生信息表、成績記錄、特殊學生情況分析等等,為接任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據。
在學校管理中,好的制度應該是對學生的一種保護,同時也應該是對老師自己的一種保護。通過相應的制度建設和細節方面的完善,盡可能地避免在班主任更換過程中產生不和諧聲音,讓班主任交接工作更順利、更平穩。